无论您是在荒野中徒步旅行,还是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行驶,GNSS 都是您可靠的伙伴,它以最高的精度为您导航。虽然受到电离层活动(即所谓的电离层误差)的强烈影响。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纠正它:带有 Ionoshield 模式的 Qinertia。
GNSS 简介
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是指提供来自太空的信号的卫星星座,这些信号将定位和定时数据传输到GNSS接收器。农业、测绘、运输、导航——GNSS技术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
目前运行中一些最突出的 GNSS 系统包括:
- 全球定位系统或GPS,由美国国防部开发,是一个绕地球运行的卫星网络。目前有30颗运行中的GPS卫星。这些卫星不断发射信号,其中包含有关其精确位置和时间的信息。
-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LONASS是由俄罗斯开发的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。该系统最初由24颗卫星组成。
- Galileo 是欧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。它旨在为欧洲和其他地区提供独立的定位系统。
-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(BDS)是中国的GNSS。 它最初提供区域覆盖,但随着北斗三号星座的完成,它现在提供全球导航服务。

大气误差
GNSS 定位中最重要的误差来源之一可归因于大气。由于卫星和 GNSS 信号接收器相距遥远,因此 GNSS 信号在卫星和接收器之间传输数千公里。在此过程中,信号会穿过大气层。
电离层是地球上方 50 至 1000 公里之间的大气层。地球的这个外层包含带电粒子,称为离子。它们会严重影响 GNSS 信号的传输,导致其失真和延迟。
由于大气误差的性质不断变化,因此很难预测,因此很难确定它们对计算位置的精确影响。
电离层活动引起的延迟可能因以下因素而异:
- 一天中的时间
- 一年中的季节
- 地理位置
- 太阳活动
基线
大气误差也取决于参考基站和漫游器接收器之间的距离。基站和漫游器之间的距离称为基线。如果未考虑基线误差,则会导致严重的定位误差,尤其是在长基线应用中。
基站安装在精确已知的位置。它估计 GNSS 误差并不断将校正发送到漫游器接收器。
然后,漫游器接收器使用此数据来校正所有误差并计算确切位置。当基站和漫游器靠近时,这效果很好。
我们知道,当几个接收器并排放置在空旷区域时,它们往往具有相似的误差。基站和漫游器接收器都因电离层而经历相同的延迟,因此具有相同的误差。这被称为标准 GNSS 误差。
由于这一独特的特性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距离。这使得系统更容易校正大气误差。
为什么现在对长基线特别感兴趣?
当基线较长时,电离层活动会在基站和流动站之间引入显着差异。随着太阳活动的增加,电离层的波动也会增加。
每 11 年,太阳的磁场会完全翻转。
这导致太阳活动增加(2023 年至 2025 年间达到峰值)。许多现代校正软件包都提供解决方案来解决长基线和太阳活动问题。
GNSS 用户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离层活动增加的影响?
为了减少电离层活动增加对 GNSS 操作的影响:
- 请确保您的 GNSS 传感器拥有最新的软件,以便在 GNSS 跟踪和定位方面获得最佳性能。
- 如果可以使用,请利用各种 GNSS 系统,如 GPS、GLONASS、Galileo 和 Baidu。 这可以增加用于定位的观测数量,并引入更广泛的跟踪 GNSS 信号。 更多的数据带来更高的可靠性。
- 在高精度测量任务中,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电离层条件下执行两次或多次测量。
- 使用各种 GNSS 校正服务提供商,查看您所在区域电离层的当前影响。
- 选择符合您需求的 GNSS 校正方法。
GNSS 误差校正:RTK vs PPK
想象一下,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:接收信号的设备没有错误,卫星没有问题,大气也没有干扰。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,GNSS 可以以惊人的精度精确定位。
但在现实中,可能会发生错误。有一种方法可以减少这些错误。这就是各种差分 GPS 或 DGPS 所做的事情。DGPS 通过使用来自多个接收器的信息来估计误差并消除它们。
像测量这样的应用需要更高的精度。这取决于技术和接收机的校正能力。
可以应用各种校正方法来处理接收机侧的误差:
- 实时动态定位(RTK)
- 后处理动态 (PPK)
RTK 校正
RTK 使用一个参考点,例如基站,它靠近我们想要知道位置的 GPS 设备(称为流动站)。
通过知道基站的位置并使用算法,RTK 可以消除基站和流动站共有的误差。这些误差可能来自卫星和/或大气。
为了修正来自大气的误差,流动站和基站需要面对相同的误差。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必须彼此靠近。
由于 RTK,GPS 的精度可以达到 1 厘米。这种 RTK 方法对于精确的 GPS 解决方案非常有效,尤其是在土地测量方面。
PPK 校正
PPK 允许对 GNSS 数据进行精确的后处理,从而提高位置信息的质量。在 GNSS 信号条件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,它尤其有价值,能够提供更可靠和精确的结果。
它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测绘、大地测量和资产管理等应用中。
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哪种校正方法最好?这取决于许多因素,如位置、基线长度、电离层活动、精度要求、可靠性和预算。
RTK 和 PPK GNSS 误差校正方法
让我们比较两种最流行的校正方法:
标准 | RTK | PPK |
---|---|---|
数据校正 | 提供对所收集位置数据的实时修正。 | 首先收集整个位置数据,然后在异地提供校正。 |
后处理 | 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后处理,因此无需使用后处理软件。 | 需要专门的软件。 |
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信号强度 | 基站和流动站接收器之间必须有持续的连接。信号丢失会导致数据丢失,从而引入更多误差。 | 不需要基站和漫游器接收器之间有很强的信号强度。 |
工作环境 | 在开阔的天空条件下效果最佳,没有树木、建筑物和山脉等障碍物。当物体阻挡 GNSS 信号时,很难保持可靠的精度。 | 即使在有障碍物的地方(隧道、桥梁、山谷),也能保持分米级的精度。这可以通过诸如 Backward-Forward 处理等算法实现。 |
基线 | 适用于最长 30 公里的基线。 | 评估并补偿长基线情况下的电离层误差。 |
损坏的日志恢复 | 不适用 | 可以通过使用“长基线后验”来恢复受强烈太阳活动影响的损坏日志。 |
太阳活动 | 计算数据时,不考虑太阳活动。 | 综合考虑太阳活动,以决定长基线模式还是短基线模式。 |